AI 發展勢不可擋!未來勞力恐大量被 AI 取代、CS 不再是赴美國際學生就業保障?

AI 技術迅速發展,Waymo 和 Tesla 推出無人車與 AI 機器人,可能取代部分勞力。隨著 ChatGPT 普及化,甚至出現「指令包」,改變知識工作模式,美國頂尖大學也爭相開設 AI 學位以因應市場變遷。AI 崛起正重塑各領域,適應與規範將是關鍵。

AI 發展勢不可擋!未來勞力恐大量被 AI 取代、CS 不再是赴美國際學生就業保障?

隨著 AI 技術迅速發展,Waymo 和 Tesla 推出無人車與 AI 機器人,可能取代部分勞力。ChatGPT 普及化,甚至出現「指令包」,改變知識工作模式,美國頂尖大學也爭相開設 AI 學位以因應市場變遷。AI 崛起正重塑各領域,適應與規範將是關鍵。

AI崛起!Waymo、Tesla 推無人計程車、AI 機器人   未來勞力被 AI 取代?

Waymo、Tesla 近期紛紛推出無人車及 AI 機器人,Waymo 自駕車已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聖地牙哥通過初步測試,接下來計劃擴展到十多個美國城市,以測試在不同氣候和交通情況下是否能順利運作。電動車龍頭 Telsa 則是在近年亮相了 Tesla Bot - Optimus,馬斯克稱它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產品」,可望於今年 2025 年底前正式開賣。Optimus 憑藉更快的步行速度和更精細的手部動作,已可執行許多基本勞力工作,因川普移民政策而減縮的基本勞力如建築工人、清潔人員,未來難說將大範圍被機器人所取代。儘管現階段機器人仍須透過人類部分遠端操控提供協助,但以 AI 近年發展的爆炸性速度,對於藍領階級勞工以及部分服務業,該如何面臨未來 AI 可能取代部分人力,和國家該如何規範 AI 將會是重要課題。

Waymo、Tesla 紛紛推無人計程車、AI 機器人

軟體公司推「Chatgpt 指令包」 下指令一秒搞定

AI 發展中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最甚的莫過於 OpenAI 於 2022 年推出的 Chatgpt,從 GPT-1 到 Chatgpt - 4,資料處理能力逐漸提升、處理效率也越來越高。自 Chatgpt 問世後,人們只要生活或專業上有任何問題,便會下意識地說:「來問 ChatGPT啊!」隨著 Chatgpt 普及的速度,已經能見許多意見領袖或網路文章整理 1000 個精準指令,甚至連「下指令」這個動作都不需要自己操作,市場上也有相當多幫你下指令的服務,更有公司推出「幫你下指令」的 package,分門別類成創意類、行銷類、工程類、生活類問題等,連花時間思考指令的時間都省下。

NYU 資工碩士畢業、現任職於 AI 開發公司的 Harry 分享:「現在的技術能做到創造一個公司內部的 AI 代理人,它可以告訴你入職流程、回答你不懂的專業術語或基本資料分析,準確率甚至是 Chatgpt 的兩倍。」專家也曾說:「未來的世界只會剩下會用 AI 或不會用 AI 的人。」因為當所有的程式碼和指令都不需要人類去執行時,如何判斷「何時」或「如何」去使用這些資源將會變得相當重要,同時沒有專業能力的人也可能更快被取代。

在美國論壇上大家討論是否曾經購買過「指令包」,反應兩極,有人認為完全沒有購買的必要,因為價格不斐,甚至高過於它本身能提供的價值,自己下指令可以更有創意和彈性;也有人提到,指令包可以幫助描述不夠精準、不知道如何框架問題的人,隨時有個範本可以快速應用。不管如何,未來為因應 AI 產品而延伸出的商機必定會持續擴大。

軟體公司推「Chatgpt 指令包」 下指令一秒搞定

CS 不再是國際學生就業保障   美頂尖大學紛紛開設 AI 相關學位應對

跟 AI 嘴為相關、曾經火紅一時的資訊工程相關科系,面對 AI 巨浪襲來也有許多影響。從美聯儲經濟數據庫 FRED 可以看到,在 2022 年美國主要職缺平台 Indeed 上大約有 200 多個軟體工程相關的職缺,但 2025 年初只剩下不到 100 個,即將從賓州大學資訊管理學位畢業的 Nollie 也提到:「雖然今年畢業的學生感覺市場有變好,但一直到去年都還是不太好。」;加上自 2023 年初以來的裁員潮大多來自軟體工程職位為主的科技公司,CS 學生面臨僧多粥少、極度競爭的就業市場也與 AI 崛起高度相關。

美聯儲經濟數據庫 FRED 資料顯示,在 2022 年美國主要職缺平台 Indeed 上大約有 200 多個軟體工程相關的職缺,但 2025 年初只剩下不到 100 個

面臨 AI 的快速崛起,甚至已有多所頂尖學校爭相設立 AI 相關的碩士學程,期待學生不只是深化 coding 專業能力,更有了解 AI 如何運作和實際運用的能力。如羅徹斯特大學於去年十月設立「AI in Business」碩士學位,專注於如何將 AI 應用在商業場域;伯克利加州分校更計劃於今年暑假推出「AI Focus Law Degree Program」專注於人工智慧科技、跨國規範和倫理。因此,若只是因為曾經的 CS 熱潮而一頭熱地搶念資訊工程學位,卻不持續自我精進、了解市場趨勢,未來可能只會被末班車帶得越來越遠。

美新任政府上任  AI 的快速性成長雙面刃

川普上任再加上對於 AI 的規範門檻降低,未來預期 AI 相關發展將會爆炸性的成長,如川普才上任就宣布砸 5000 億美元讓軟銀、OpenAI 與甲骨文合資成立「星際之門」,全力發展國內經濟和醫療技術,以確保 AI 技術能留在美國國內,和其他競爭國家如中國相較之下趨於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川普限制 AI 晶片的出口也可能會讓尚未成熟的全球 AI 協作架構,造成不公平競爭。

結語

AI 從取代勞力工作、自動化知識產出到改變教育市場,正在全面顛覆我們的生活,甚至影響即將來美留學同學的職涯選擇。在這場 AI 巨浪中,懂得善用工具、持續學習與快速適應,將會成為未來生存的關鍵。

認識本文作者 : Cathy Yao

大學就讀傳播科技,在大學四年間喜歡上行銷和數據分析,因此決定到美國的羅徹斯特大學攻讀行銷分析碩士。目前在美國媒體代理商擔任數據分析師。工作之餘喜歡錄錄 podcast、寫寫部落格,還有舉辦小型讀書會。平時充滿射手座嘗試新事物的衝勁,喜歡運動、旅遊、寫作、彈吉它和打鼓。

Cathy’s Medium 分享美國職場、留學申請 - https://medium.com/@welcometocathys

Cathy’s Podcast 分享美國職涯、生活大小事 -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1-886-時差廣播電台/id1650897026

執行編輯 : Cathy Yao

核稿編輯 : Vivienne 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