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J&J嬌生疫苗接種經驗分享:流程、注意事項、副作用全紀錄
終於輪到身在紐約的作者夫妻檔打新冠肺炎疫苗了!然而作者先生有嚴重的過敏病史,究竟該打哪家的疫苗比較安全?接種後的副作用又是什麼?作者希望透過這篇全紀錄讓我們一窺打疫苗的過程和注意事項,了解背後故事後,就不再緊張。
4月6日開始,紐約市開放所有16歲以上的居民接種疫苗。為快速提高疫苗接種率,紐約政府跟許多地方藥妝店、會議中心和辦公大樓合作,派遣醫療人員進駐,設立臨時的疫苗接種中心。
以我居住的曼哈頓中城為例,我家附近走路20分鐘的範圍內,至少有5個地點可以接種疫苗。雖然實際到點後,無法選擇自己想要接種的疫苗種類,但事先預約時,網路上都有清楚告知該疫苗中心提供的疫苗品牌為何,民眾可以依照自己的偏好,選擇適合的地點。
有任何疑慮,都先諮詢家庭醫生
因為先生有過敏性體質,得知符合施打疫苗資格後,我們去找了家庭醫師進行諮詢。醫生表示,美國目前施打中的疫苗有三種,分別是輝瑞(Pfizer)、莫德納(Moderna)和嬌生(Johnson & Johnson),前兩者屬於新技術mRNA疫苗,後者是傳統的腺病毒疫苗。
儘管目前的臨床實驗顯示,輝瑞和莫德納防護力較高,但因為先生的過敏病史,醫生建議先生打嬌生疫苗較穩妥。至於頭好壯壯的太太我,醫生大手一揮,有什麼打什麼,有打就是好的。
依照醫生建議,先生上網預約了嬌生疫苗施打,方便起見,我也一同預約了嬌生。
動線清楚,流程快速的接種實錄
相較於大量生產的輝瑞和莫德納疫苗,嬌生疫苗數量較少,一般小藥局通常沒有存貨,我和先生千里迢迢搭車跨越半個紐約市,到大型國際會議中心Javits Center接種。
接種當天是星期日,放眼望去大廳裡長長的排隊人龍至少數百人,服務人員除了專業醫療人員外,其餘全都是穿著軍服的年輕軍人。
從報到登記資料到實際施打疫苗一共分成四關。
第一關:報到及疫苗品牌分流
Javits Center是大型的接種中心,同時施打多種疫苗。民眾首先要去大廳排隊報到,根據登記接種的疫苗品牌,櫃台人員會給民眾不同顏色的識別貼紙,我和先生分到寫著嬌生疫苗的黑色貼紙。民眾必須把貼紙貼在胸口明顯可見處,方便現場服務人員辨識以及指引民眾後續流程。
雖說大廳同時間容納至少數百人,但地板上每隔六呎就會出現安全社交距離的記號,巡邏的軍人也會不斷提醒民眾站在指定記號上,避免人潮密集造成感染的可能性。
第二關:登錄個人資訊與確認病史
報到完領到貼紙後,服務人員要我們跟著地板上同樣畫著黑色嬌生標誌的圖案前進,去到一間嬌生疫苗專屬的大會議室,此處開始禁止拍照。
裏頭有大約二十幾個架著透明隔板,類似園遊會的小帳篷攤位,每個攤位前面都有一位醫療諮詢人員。
諮詢人員很詳細的確認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是否有疾病或過敏,講解接種疫苗可能發生的副作用,詢問我們如果有突發狀況,緊結連絡人資訊等等。因為需要確認的資訊多元複雜,一個人至少要花上五分鐘。
第三關:施打疫苗
結束諮詢,我們進入另一間大會議室,大會議室布置得像醫院急診室,隔成兩區,一區擺著普通的大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標準擺放未開封的疫苗、手套、口罩、消毒液等等,兩位醫療人員為一組,負責一張桌子。另一區除了桌子外,地上還鋪著軟墊,上頭零散躺著一兩位閉眼休息的人,看起來就是剛打完疫苗,怕有副作用,留院觀察的民眾。
我和先生分到同一張桌子。
其中一位醫療人員和我們再次確認個人資訊和病史,為我們製作了疫苗接種卡,上面記錄疫苗接種品牌、時間、地點和負責人。他們強調,接種卡只能領一張,遺失不補發,不管是接下來要接種第二劑或者未來要申辦疫苗護照,都得使用疫苗接種卡,必須妥善保管。
先生先接種疫苗,下針前,醫療人員問我們有沒有問題想問,這是最後機會。
先生很久沒打針,緊張的臉色蒼白,為了調節氣氛,我笑著對醫療人員說:「他很久沒打針了,會害怕,請輕一點。」沒想到醫療人員竟很嚴肅地說,「他會昏倒嗎?我可以叫支援來待命。」接著沒給我們拒絕的機會,馬上招手讓附近巡邏的軍人去找了三個醫生在先生旁邊圍觀,大陣仗的打一根不到十公分的小針。
再來是我。
酒精消毒手臂,下針,擠壓小小幾毫升的透明液體進手臂,乾淨俐落一氣呵成,費時不過三秒鐘。擦拭血跡,貼上OK繃,打完收工。
有先生做示範,我知道疫苗針又細又短,沒什麼好擔心,邊打邊和醫療人員聊天,「打疫苗不痛啊,為什麼我同事說感覺像被車撞?」我說。醫療人員回答,「每個人感覺不一樣,大概你同事特別怕痛吧。」接著我半開玩笑地搖頭說,「不過我很同情他,究竟是被車撞了幾次,才能判斷打疫苗根被車撞一樣痛呢。」
第四關:現場集體觀察
結束接種後,我們夫妻檔領到兩瓶礦泉水,被巡邏的軍人指引到最後一個會議室做施打疫苗後的觀察。因為我沒有任何病史,醫療人員讓我休息十五分鐘,沒問題就可以回家,先生則是得待四十五分鐘。
觀察區現場有一塊大白板,上面貼著民眾寫的各式小紙條,感謝所有服務人員在這場疫病中,為民眾生命安全健康努力,我情之所致,也去寫了一張。
副作用與嬌生疫苗的血栓疑慮
打完疫苗當天,我和先生都沒有任何身體狀況。第二天則是陸續出現發燒、虛弱疲倦、手臂身體痠痛等常見的副作用。跟公司請了一天假在家休息,遵照醫護指示,定期量體溫,發燒時服用泰諾(Tylenol)退燒藥,多喝水,多睡覺,基本上症狀跟平常重感冒的感覺差不多。第三天除了肌肉痠痛外,其餘症狀全都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打完疫苗隔天,嬌生疫苗可能造成血栓的新聞便甚囂塵上。有過敏紀錄的先生第一時間又去找家庭醫師求救,醫師表示目前血栓症狀好發於三十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如果有在使用口服避孕藥,或原本就有凝血問題,那危險性可能更高一些。若不幸發生血栓,通常時機點是在疫苗接種後的兩周內,以目前的接種狀況來看,有血栓副作用的機率非常小(大概比被雷打到還要小一些),只要兩周內密切注意身體狀況即可,不需要過度憂心。
打完疫苗之後的生活
說老實話,打完疫苗之後,我們的生活模式沒有任何改變,還是每天在家工作,戶外全程戴口罩,出入各公共場所隨時消毒,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即便如此,還是覺得輕鬆自在許多,覺得天空特別藍,花特別紅,這大約就是疫苗除了防護身體健康外的另一個功效——給予內心力量。
藥作為消滅病菌的一種武器,或多或少都會有副作用,而疫苗終究是藥的一種,許多人對其卻步是十分正常的事。是否施打疫苗端看個人選擇,切記謹慎評估,不論最後選擇接種與否,消毒清潔、維持社交距離仍然是這一年不可少的日常習慣。希望大家都能夠健康平安的過好每一天。
*以上內容為接種者個人經驗分享,詳細醫療資訊,仍以醫療院所與醫事專業工作者為主*
認識本文作者:I Cheng Huang
土生土長的台灣孩子,期許自己實事求是,但總是天馬行空。本業是在數據堆裡打滾的行銷人,夢想成為作家。目前旅居紐約,每天在大蘋果中書寫世界的故事
執行編輯:Vivi Lin
核稿編輯:Sophia Che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