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蹭熱度還是資訊焦慮?故事背後的故事才是高潮迭起。NEX 獨特觀點切入熱門時事,讓你不傻傻被人帶風向!

我以為的世界只有我以為,直到我入伍服役。致:台灣男生們的同一段路
議題

我以為的世界只有我以為,直到我入伍服役。致:台灣男生們的同一段路

當兵對台灣男生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從過往威權時代的徵兵制三年兵役、兩年兵役、一年役期,到近年改制的募兵制四個月服役期間,不分老少都是每個台灣男生聚會、茶餘飯後津津有味的話題。除了訓練和同袍情,自幼家境小康同時已在外商工作的作者,卻在服役期間看到了前所未見的世界。

一句台灣之光背後的代價,一位滑水選手身邊的母親–寫在2020東奧
議題

一句台灣之光背後的代價,一位滑水選手身邊的母親–寫在2020東奧

作者不是一個熱愛運動的人,很多運動也是當一日球迷時,才跟著、看著、學著。一直到了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剛好人在台灣,好像才又感染到了全民瘋運動的熱潮;畢竟這是這一年多來除了疫苗、疫情之外,最大篇幅被報導的新聞。不論是什麼顏色的獎牌,「我看到的是選手們背後的父母和教練。」

大一921、大四SARS,沒有開學也沒有畢業典禮的40歲這一代
議題

大一921、大四SARS,沒有開學也沒有畢業典禮的40歲這一代

「生於SARS,畢業於COVID-19,我們是最慘的一屆」這段時間總是有意無意讀到這個標題,台灣今年高中應屆畢業生的相關報導,說是出生時遇到SARS,終於熬到了高中畢業的新里程碑時,又因為新冠肺炎取消了畢業典禮和旅行。第一次看到時,嘴角牽動了一下,但心裡卻像被重噸郵輪直直撞上。

現在才是台灣拔劍而戰時,旅美媽媽的疫情生活八大生存法
議題

現在才是台灣拔劍而戰時,旅美媽媽的疫情生活八大生存法

每天緊追防疫記者會的生活,讓你食不下嚥嗎?還是公司的WFH政策不明,使你無所適從?面對孩子「停課不停學」,學校和工作兩者步調不同,你一下慌了手腳,不知道該怎麼妥善安排新生活?恐慌、無力、憤怒都跟著每天的確診人數上上下下,你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而去年一年其他國家又是如何跌跌撞撞走到今天?作者整理出來八大方向,或許你要的答案在裡面。

紐約J&J嬌生疫苗接種經驗分享:流程、注意事項、副作用全紀錄
議題

紐約J&J嬌生疫苗接種經驗分享:流程、注意事項、副作用全紀錄

終於輪到身在紐約的作者夫妻檔打新冠肺炎疫苗了!然而作者先生有嚴重的過敏病史,究竟該打哪家的疫苗比較安全?接種後的副作用又是什麼?作者希望透過這篇全紀錄讓我們一窺打疫苗的過程和注意事項,了解背後故事後,就不再緊張。

一打二自家隔離餓肚窘境 疫情考驗的是人性還是免疫力?
議題

一打二自家隔離餓肚窘境 疫情考驗的是人性還是免疫力?

國內航空病例連環爆,讓新冠肺炎在台灣又亮起紅燈;本來已經漸漸鬆懈的台灣民眾因為恐懼開始的獵巫行為,第一波延燒到就是首當其衝的機組員與家人們,連帶著海歸家庭在隔離期間,甚至碰上了自宅管理員聲稱怕被感染而拒絕送餐,也禁止外送平台上樓的窘境。你怎麼看疫情帶給人性的考驗是什麼?

打破職涯生活「天花板」, 20、40跨世代女力過去、現在與未來抉擇! (下篇)
國際職涯

打破職涯生活「天花板」, 20、40跨世代女力過去、現在與未來抉擇! (下篇)

「建構自己的安全網」不論是在生活或工作上,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那就是好,就是平衡。「永保初心」不論走到哪裡、走了多遠都要記得自己當時為了什麼出發。看媽桑和林薇如何演繹40歲和20歲?女力的樣貌不該被數字和生理而受限,唯一能限制妳的就只有妳的意願。

打破職涯生活「天花板」, 20、40跨世代女力過去、現在與未來抉擇! (上篇)
國際職涯

打破職涯生活「天花板」, 20、40跨世代女力過去、現在與未來抉擇! (上篇)

林薇和媽桑怎麼看女力?妳又怎麼定義妳自己?妳以為女力說得就是那些女權至上的驚世駭俗嗎?不論是初出社會的20歲還是可能已經走入家庭的40歲,妳是華麗轉身還是闖關卡卡?撕掉性別和年紀帶來的不平等和不對等,有沒有其他可能讓20歲的妳有無畏無懼登入40歲的準備;也讓40歲的妳有永保20歲不顧一切的初心?

美掀亞裔仇恨犯罪風潮 「比病毒可怕的是仇恨」
全球關懷

美掀亞裔仇恨犯罪風潮 「比病毒可怕的是仇恨」

「如果被攻擊的是家中長輩,你才願意挺身而出嗎?」後疫情時代美國接連發生駭人聽聞的隨機攻擊亞裔長者事件,被害人從輕重傷到致死,眼前的事實在在挑動著在美華人的神經;長期以來被歧視、被針對甚至現在成為惡意下手標靶的蓄膿毒瘤,除了抗議和口水之外,還有翻轉的可能嗎?我們到底還要旁觀多久?

那些年我們上過的床? 千禧約會文化在紐約
議題

那些年我們上過的床? 千禧約會文化在紐約

當初是怎麼找到另一半的?隨著電子通訊軟硬體的進步,其實越來越多的約會app變成現代紅娘不說,也是約”友”神器(差點被消音);從事法律工作的作者反倒在人海浮沉中悟出了這情愛世界裡的遊戲規則,根本就像獵頭找人才一樣,不但有策略也有脈絡可循。還沒上岸的你/妳,不要再怨天怨地靠緣分,快照本宣科期待下一任。

吃飽睡好的農曆年假期 你不該錯過的好書精選
議題

吃飽睡好的農曆年假期 你不該錯過的好書精選

農曆年將至,你的假期規劃是怎麼樣的呢?辛苦一整年,接下來幾天是不是打算吃大餐,睡飽飽來犒賞自己勞動不休的身體?其實除了身體,平時第一線感受我們喜怒哀樂,偶爾承受極大壓力的內心也是需要照顧的。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過年假期你應該找時間閱讀的幾本好書。

GameStop暴漲1700%的股市神話-散戶與大戶的股票大戰(下)
議題

GameStop暴漲1700%的股市神話-散戶與大戶的股票大戰(下)

近幾周席捲全球股市的最熱話題莫過於股價暴漲1700%的GameStop,作為一個老牌電玩公司,在沒有推出新產品、財報與年度展望的狀況下,股價為何會突然飆升?原來,這是散戶與大戶之間的戰爭!本篇作者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大家來一窺背後的祕密。

GameStop暴漲1700%的股市神話-散戶與大戶的股票大戰(上)
議題

GameStop暴漲1700%的股市神話-散戶與大戶的股票大戰(上)

近幾周席捲全球股市的最熱話題莫過於股價暴漲1700%的GameStop,作為一個老牌電玩公司,在沒有推出新產品、財報與年度展望的狀況下,股價為何會突然飆升?原來,這是散戶與大戶之間的戰爭!本篇作者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大家來一窺背後的祕密。

改變台灣的資安文化,從數位身分證開始 ── 一位資安從業人員的公開信
議題

改變台灣的資安文化,從數位身分證開始 ── 一位資安從業人員的公開信

你知道台灣正在推行的數位身分證嗎?在未來,數位身分證將數位化國人資料加密保存在晶片卡裡,雖無法在卡體上一目了然,但存放在晶片內就真的保證安全嗎?白帽駭客又怎麼看待?從事多年資安工作的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希望透過公開信傳達給相關單位什麼訊息?當資安議題在民間和政府之間發酵及討論的同時,回歸到資安技術層面該怎麼盡善盡美?面對敵方國家級駭客的威脅,作者自忖,或許我們沒有不團結的本錢。

可不可以只是剛好喜歡行銷  旅日採購李育青靠閱讀轉行
跨文化

可不可以只是剛好喜歡行銷 旅日採購李育青靠閱讀轉行

2021年一月徵稿主題「那些你關注的人都在看書,2021起床後必讀清單」首發:旅日採購到台灣品牌經理–李育青的不藏私書單。Media Lab歡迎您搖起筆桿、敲起鍵盤和讀者分享你的口袋閱讀名單,加入我們專欄作者的行列。 「你要把興趣當工作還是工作跟興趣分開?」當時大學日文系剛畢業的作者很難回答。自稱是文學、歷史、哲學都愛的考試機器,她自認興趣是讀書;那麼去出版社當編輯或當翻譯?還是只是因為唸過音樂班,又彈了十幾年的古典鋼琴,所以去彈鋼琴? 甚至也想過當個樂評?最後她一腳踏進了行銷界,到底是受了什麼書的影響?讓作者從文藝美少女搖身成為接地氣的品牌經理。

寫在「成人之美」遊行之後—我在紐約為同婚合法化的「台灣」喝采
議題

寫在「成人之美」遊行之後—我在紐約為同婚合法化的「台灣」喝采

「你來自哪裡?」「我來自台灣…」可能不少留學生和作者一樣,當每次學期初都要在課堂輪流自我介紹時,都覺得很頭痛。一來是以前不習慣這樣的課堂進行方式,每個人都必須說說自己是誰,自己偏好的性別代稱為何(he/she/they),說說自己為什麼會來修這門課,以及自己的研究興趣是什麼;二來是別人一聽到自己濃重的口音,就會很好奇你來自哪裡,而你又要怎麼介紹自己的家鄉?

中疫?第22天喉痛發燒 「不!我不是境外移入那個案啦!」
議題

中疫?第22天喉痛發燒 「不!我不是境外移入那個案啦!」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對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是否要返臺絕對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從考慮搭機的染疫風險,到十四天的強制隔離讓返臺的成本提升不少。思鄉心切,作者獲得老闆法外開恩–兩個月的 Work From Taiwan到手,啟程返航!不過,2020年始終像打開出奇蛋一樣,許多意外在隔離觀察期內發生。

月經,那個在多事之2020中  也躍上風口浪尖的關鍵字
跨文化

月經,那個在多事之2020中 也躍上風口浪尖的關鍵字

「月經」,那個不曾因疫情而停止每月拜訪的生理現象、那個至今仍被一部分人視為污穢事物,甚至讓貧窮女性陷入弱勢惡性循環,卻其實始終無辜的正常生理現象。他是今年彩通新定義色彩的精髓,是國際女童日的重要呼籲,更是頻頻登上熱搜排行榜的關鍵字。這些你或妳可能從來沒想過的小事,作者用歷史、用數字、用調查、甚至堵上事業來讓你知道,月經是大事。

紐約房租協商大作戰—疫情之下房租就別漲了吧!
議題

紐約房租協商大作戰—疫情之下房租就別漲了吧!

每年年末是作者和先生最痛苦的時期,不是因為朋友的小孩明示暗示他們要記得送感恩節和聖誕節禮物,而是在紐約的租屋處合約到期,又得為了明年每個月的房租多寡和房東展開攻防戰。數據分析出身的作者只好使出專業大招,用理性的數字還有作家自帶的感性,雙管齊下成功讓房產公司降價續約。

心慌慌的留學生涯—Covid19讓我學習如何與孤獨為伍
議題

心慌慌的留學生涯—Covid19讓我學習如何與孤獨為伍

學校改視訊上課、同學要不回國要不也不敢出門,本來以為撿到的疫情大假,原來是比孤單更孤單的故事:作者提供三個方法,讓你孤獨的海外求學生活不被疫情擊垮!作為單打獨鬥的在美留學生,面對嚴峻的疫情挑戰,以及長期封鎖的心理考驗,再加上因Covid-19帶來的種族歧視問題,多重困難的交互壓迫下,到底該如何維持自我的心理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