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變美積電?iPhone一支變十萬? 晶片關稅戰開打 美國陸製品漲價

美國政壇再度丟出震撼彈——川普政策髮夾彎放話可能對半導體課徵新一輪關稅,這項政策一旦實施,不只會掀起科技業的全球震盪,也再次把台積電(TSMC)推上地緣政治與產業鏈重塑的風口浪尖。川普為了救美國,打出關稅戰,台積電赴美建廠的浪潮,從最初的技術外溢爭議,如今在一紙晶片稅的威脅下更讓台灣人繃緊神經,憂心台積電變「美積電」。

台積電變美積電?iPhone一支變十萬? 晶片關稅戰開打 美國陸製品漲價

美國政壇再度丟出震撼彈——川普政策髮夾彎放話可能對半導體課徵新一輪關稅,這項政策一旦實施,不只會掀起科技業的全球震盪,也再次把台積電(TSMC)推上地緣政治與產業鏈重塑的風口浪尖。川普為了救美國,打出關稅戰,台積電赴美建廠的浪潮,從最初的技術外溢爭議,如今在一紙晶片稅的威脅下更讓台灣人繃緊神經,憂心台積電變「美積電」。

(晶片示意圖 Photo: Splash )

2025年,美國為了強化本土供應鏈安全與壓制中國科技崛起,推動新一輪針對高科技產品的關稅政策,儘管晶片目前暫時「被豁免」,但這不按牌理出牌的經濟核彈,仍讓全球科技業和傳統產業先懸一線。川普與拜登輪番上陣強調「晶片就是國安」,台積電這家台灣的護國神山,也讓台灣被捲入美國的政治戰略部署的風暴。

從亞利桑那州三座晶圓廠,到千億美元追加投資,台灣被川普壓著上關稅斷頭台,受到「不來美國就課100%關稅」的警告,台積電被迫成為美國工業復興計畫的圖騰,也被坊間戲稱為「美積電」。在台灣內部,質疑聲音四起:這還是我們的台積電嗎?我們是否正在用國家競爭力,換取一場並不對等的地緣安全保證?

台積電變美積電? 從護國神山到談判籌碼

幾年前,台積電順應美國「在地製造」的戰略壓力,在亞利桑那州建廠,被視為鞏固美台科技同盟的重大象徵。但這次「晶片關稅」若涵蓋進口晶片或含晶片產品,意味著即使是台積電等盟友企業也難以倖免。

川普政府這次啟動的《232條款》國安調查,為晶片課稅鋪路,或許更多是為了選舉聲量與貿易籌碼,而非產業真實需求。對台積電來說,這代表它既是美國的戰略資產,也可能隨時變成貿易談判的犧牲品。

( 台積電於二月舉行了「上樑儀式」,標誌著位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第二座半導體晶圓廠建設達成重要里程碑 Photo: TSMC )

台積電與晶片關稅豁免?

原本說好的晶片產品關稅豁免恐跳票美國前總統川普再度升溫對中國與全球的貿易戰,這次鎖定的是半導體產業。本週,川普政府啟動了《232條款》調查,檢視進口半導體對美國國安的潛在威脅,並暗示即將對晶片或含晶片產品(如手機、電腦)課徵新一波關稅。

價格飆漲與供應衝擊

若晶片成本上漲,終端產品價格也會上揚,短期內恐出現供應鏈震盪。晶片幾乎存在於所有科技產品中,其影響將是全產業連鎖效應。

產地轉移代價高昂

川普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但業界普遍指出,這不僅需要數年時間與大量投資,且美國本土尚無法完全承接全球需求。

國際競爭與出口風險

除了美中對抗,還牽涉到AI技術競賽。川普說關稅會讓製造回流,但現實呢?NVIDIA宣布將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建AI晶片工廠,川普迅速宣傳這是政策成功。但專家指出,絕大多數公司根本無力仿效。而且,美國本土在晶片人才與供應鏈上的不足,是十年也補不回來的落差。

十萬元的iPhone? 晶片不只是處理器,更是通膨炸彈

從iPhone、筆電到AI伺服器,晶片無所不在。任何晶片進口成本的上升,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就有經濟學家估計,目前iPhone有80%是在中國組裝,目前 iPhone 16 Pro Max 售價約為 $1,199,分析師估算加上新關稅後,價格可能飆升至 $1,874(上漲約56%)。根據Wedbush Securities 的科技分析師 Dan Ives,他指出,若 Apple 全面移回美國生產 iPhone,價格甚至可能飆破 $3,500 美元,顯示供應鏈全球化的複雜性。。

這會讓原本已高漲的美國通膨再添壓力,也將拖累AI、大數據、雲端運算等下一波產業投資。更令人擔憂的是,川普團隊的政策訊息反覆搖擺——前一刻說手機電腦等產品可豁免,兩天後又說「只是暫時」。對美國科技業來說,這樣的不確定性等同於政策地震。

美陸製品宣布漲價! 美消費價格恐上升3%

而在美國,民眾對這場「晶片保衛戰」的感受則更為直接。根據 CBS News/YouGov 的調查,有 75% 的美國成年人認為新關稅將導致短期內物價上漲。美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沃爾夫(Richard David Wolff)最近受訪就表示,當投資人對美股失去信心,就會收手,當企業不投資美國,那我們恐將迎來大家都不陌生的經濟大蕭條(Recession)。儘管川普政府主張透過關稅讓製造業回流、打擊中國,但多數美國人擔憂的是即將面對的生活成本壓力。從手機、筆電、汽車,到日常用品,價格上漲將衝擊每一位消費者。

巧克力、汽車、家電價格飆漲,通膨壓力升溫,許多美國家庭驚覺原本主張抗通膨的川普,如今卻透過關稅政策讓生活成本更高。像是在美國相當受歡迎的平價中國品牌Shien 4月25號就公布,因應美國政府近期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的 145% 關稅,以及取消了原本允許 800 美元以下商品免稅進口的「de minimis」免稅條款。這些政策變動導致 Shein 的營運成本上升,因此不得不調整價格。對於習慣於 Shein 低價商品的消費者而言,這次價格調整可能會帶來不小的衝擊。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分析,2025年實施的關稅政策預計將使美國消費者價格在短期內上升約3.0%。美國家庭平均每年因關稅損失高達3,800美元,這不只是財務數字,更是民意基礎的動搖。

晶片十字路口 學者:台灣應打造「護國群山」

這場「關稅換命脈」、朝夕令改「晶片換戰略」的博弈戰,讓整個產業提前警覺。台灣必須重新思考全球半導體戰略定位。

台美其實具備互補優勢:美國擅長設計與關鍵設備,台灣則擁有全球頂尖的製造能量。未來雙方可在聯合研發、人才交換、產學合作等方面深化夥伴關係,讓台灣不只是代工廠,更參與技術核心。

而在供應鏈層面,台灣也不應只靠「矽盾」護身。學者建議,應推動從單一製造優勢,從護國神山擴展為真正的「護國群山」:結合AI晶片設計、資安技術與全球技術治理參與,打造多層次的國際戰略影響力,攜手全球,強化自主與合作雙軌戰略。

認識本文作者 : Vivienne Ke

18歲起擔任記者,曾深入採訪日本東京奧運、福島核災復興等議題,也曾於英國、美國留學。擔任國際記者多年後,轉行科技業行銷,之後攻讀行銷分析碩士,目前為美國資深行銷分析師,一心多用之於,持續關心國際新聞和科技時事,兼任Nex Foundation Media Lab 數位內容總監,及電視台美國特派記者。

Follow me : https://www.threads.net/@vividsnap

作者介紹

執行編輯 : Vivienne Ke

核稿編輯 : Howie Jua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你可能也想看:

AI 發展勢不可擋!未來勞力恐大量被 AI 取代、CS 不再是赴美國際學生就業保障?

川普2.0紅潮來襲!恐影響台積電、在美台人憂亞裔歧視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