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哪? 遊子那些說出口覺得矯情,不說自己覺得委屈的心事
在國外的時候總是很想念台灣的一切:想念台灣吵鬧的親友、想念台灣多變的食物、想念台灣密集又喧囂的每條小街。在國外總是想著什麼時候才要回台灣,計畫著回台灣要見哪些人、吃哪些食物。但是,每次到了搭飛機前夕,又開始想著:「會不會家人覺得我變了?會不會跟朋友們疏遠了?會不會其實那已不再是我的舒適圈?」
記得影集《俗女養成記2》裡有一幕,嘉明跟嘉玲躲在衣櫃裡,嘉明跟嘉玲說「我如果搬去英國的話,一年頂多回來個兩三次吧,那我這輩子可以再見到爸爸媽媽的時間,是352天耶...…。」人生就是不斷跟時間賽跑,比的是遊子們先達成自己的理想目標,還是爸媽先老。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對於時間的流逝越來越無感。以前還在唸書的時候,每天都覺得午休時間好漫長、好想快快長到十八歲、學生時光怎麼還這麼久;現在倒是工作與睡眠就佔掉了一天的三分之二,一不注意一年、三年、五年就過完了。青壯年的我們還有好多個五年,但是家裡的長輩呢?
每次回台,看著媽媽越發花白的頭髮與越顯疲態的臉龐,都在在提醒我流失了多少與媽媽相處的時光。但我還是有我的理想要奮鬥啊,那個好死不死讓我遠在天邊的理想,到底值得我為它錯失多少呢?我每次都問自己,但也始終沒有答案。
孤獨才是日常!身邊朋友來來去去,家人又遠在千里之外
遊子當久了,會把朋友當作是家人。如果還待在台灣,會有大學或高中同學、社團朋友,即使是一個排斥社交的厭世份子,還是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屬於自己的生活圈。生活圈是一種信任感,是因為信任那個團體所以能夠自在地做某方面自己的存在。
而對於流浪海外的遊子來說,生活圈卻是奢侈品。我們或許因為課業、室友、鄰居、共同興趣而熟識,但通常維持不久:有人畢業了要前往下一站、有人換工作了要搬離、有人因為簽證到期了得離開,每每說了「再見」卻也不知何時能再見。朋友來來去去才是我們的日常,這也讓我們得習慣面對孤獨。
孤獨是什麼呢?是不被照顧、不被需要、不再感到安全。小時候當然也面對過孤獨,自己走進新班級、被同學孤立、上北部念大學卻發現許多人早已彼此認識。但在海外感受到的孤獨,其頻率與期間長到令人絕望,尤其是看著社群軟體上,在台灣的親友們相聚,在重要的時刻陪伴在彼此身邊,而我們卻趕不上。久了甚至會感受不到世界的溫度,認為社會上發生的一切都與我無關。
努力融入異地生活之後,「回家」變得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好不容易終於融入了,找到了舒適的生活圈、習慣的生活方式,但同時也發現,要搬回台灣的機會成本變高了:要放棄在國外較好的工作環境、放棄相對較大而舒適的生活空間、放棄掙扎了好久才適應的生活圈。在國外這幾年的改變,或許也讓自己變得較不適應台灣的文化,甚至擔心自己的家鄉是否還能接納這樣的自己?
疫情糾纏了世界兩年,返台的成本變得很高,要承擔搭機前三日陰性報告未能及時出來的風險、成為無症狀感染者的風險、讓親近的家人被傳感的風險、甚至是有些國家選擇關上國門禁止外國人入境。在如此艱困的時期,也常讓人不經意地想著:到底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呢?
認識本文作者:Mia Chen
在高雄長大,高中畢業就開始漂向遠方的遊子。工作時是理性的工程師,下班後是情感豐沛的追劇少女。喜歡聽別人的故事之餘,也在想著自己的故事可以如何幫助別人。
執行編輯:I Cheng Huang
核稿編輯:Sophia Che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