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組轉科技業再成美國分析師! 三次歸零轉職海外工作攻略

文組人轉行科技業有可能嗎?或是說,想要透過出國念書或尋找海外工作同時轉職嗎?江湖人人都說隔行如隔山,但本人以人生三次翻轉歸零、從記者轉職科技業行銷,到來到美國工作,成為行銷分析師的心路歷程來告訴你:只要懂得設定目標,並善於發揮自身優勢,轉行,甚至轉職海外工作,絕非不可能的任務!

文組轉科技業再成美國分析師! 三次歸零轉職海外工作攻略

文組人轉行科技業有可能嗎?或是說,想要透過出國念書或尋找海外工作同時轉職嗎?江湖人人都說隔行如隔山,但本人以人生三次翻轉歸零、從記者轉職科技業行銷,到來到美國工作,成為行銷分析師的心路歷程來告訴你:只要懂得設定目標,並善於發揮自身優勢,轉行,甚至轉職海外工作,絕非不可能的任務!

莫忘初衷! 評估產業未來發展勇敢轉行

從大學時期擔任四大報的記者,到後來成為電視台的國際新聞記者多年。不過那些年,我也見證了電視台正迅速走向夕陽產業的道路,再加上媒體為了追求收視率和點閱率,而忽略新聞價值的現象愈加明顯,我不禁自問:若卸下記者身分,我還能夠做什麼?本以為文組人難以轉行,沒想到竟然在半年內成功轉戰國際電腦科技業。後來因為轉行,喜歡上行銷分析,進而決定前往美國念數據分析碩士,目前在美國擔任數位行銷分析師。以下將會分享我三次歸零轉換跑道的心路歷程和方法;

轉行前停看聽!「5W1H」傾聽內心

  • Why─傾聽自我內心為何要轉行?
  • What、Where─轉去哪個產業?評估轉行風險
  • When─設定中長期目標
  • Who─多方諮詢想轉職產業的專家
  • How─釐清如何增強實力,以及求職管道

轉職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情在哪、擅長什麼,也是轉行是否能夠長期發展重要考量。下一步則是選定你想進入的新行業,了解目標行業的市場需求和未來趨勢,確保你所選擇的行業具有長期的發展潛力。

降低風險! SMART分析訂可實現目標

  • Specific(具體)問自己:你想要轉行到哪一個的行業或職位?你為什麼選擇這個行業?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或知識?例子:我想從市場行銷轉行到數據分析,因為我對數據分析的決策充滿興趣,且這個領域市場上人才缺稀。
  • Measurable(可衡量)問自己:如何衡量轉行的進度和成功?是否有明確的里程碑,例如完成特定的課程、獲得相關證書、參加行業活動或完成求職申請?例子:在六個月內完成數據分析DataCamp相關課程並獲得認證,並且每天至少投五個數據分析相關的職位。
  • Achievable(可實現)問自己:你的目標是否現實可行?你是否具備足夠的金錢,資源、時間和支持來實現這個轉行目標?如果資源不足,你需要哪些額外支援或調整?
  • Relevant(相關性)問自己:轉行是否與你的長期職業目標相關?轉行後的職位是否能夠發揮你的強項並帶來滿足感?例子:數據分析與我過去的市場行銷經驗相關聯,並且符合我對於長期職業發展的期望,能夠結合我的現有技能並讓我的薪水增加。
  • Time-bound(有時限)問自己:你為轉行設定了明確的時間表嗎?什麼時候完成準備階段,什麼時候開始積極求職,什麼時候希望成功轉職?停損點為何時?

騎驢找馬最聰明! 在現有工作中精進新技能

其實轉職就該騎驢找馬,應在保持現有工作的,同時學習新技能,才是轉職的明智之舉。當是我在採訪許多國際企業後,察覺自己對行銷的熱誠,但就怕三分鐘熱度,在轉行之前,我利用下班時間,報名參加了政府職業工會所開設的相關課程,課程不僅便宜,且也不乏在大企業任職經驗的講師,讓你轉行前,就能了解產業,再透過海量閱讀行銷案例和產業知識,在面試時,就不怕是沒有經驗的門外漢;反而會帶給人「有備而來」的正面形象。建議可利用線上課程、培訓或證書來填補你與新行業之間的技能差距,成為求職敲門磚。

若找新工作碰壁的話,建議可以多參加各種知識性講座。如果你像我一樣曾是行銷白紙,但想轉行到相關產業,可以從參加產業線上線下聚會,過程中別忘了主動與人交流,毛遂自薦自我才能,更可以近水樓台,禮貌詢問身邊有無相關職缺。我就曾經在行銷的課程裡,與講師交流後,得到兼差的機會,如同實習的工作內容,在邊轉職的同時,也能累積相關經驗。

資料來源: Pexels

客製履歷、行銷獨特優勢 零經驗也可轉職成功

當累積了一定的經驗之後,就可以開始調整履歷。不管是在台灣或是海外求職,都應該先仔細觀察你嚮往工作的職位內容描述,客製化履歷,強調過往經驗與新工作的關聯性。舉我前份台灣科技業的工作來說,以往傳統的製造業或科技公司,都是由業務人員兼做行銷公關相關工作,我當時的公司會僱用我的主因,就是希望藉由我的媒體經驗,撰寫讓媒體願意主動報導的新聞稿,而非僅一味地發表制式的廣告文宣。以「我為何要報導這條新聞」的心情,轉換成「我為何要買這個產品」角度去換位思考操作,在面試時強調媒體經驗,讓我在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在零科技業經驗的情況下,轉職成功。

轉職、求職海內外平台大不同

轉職也講求天時地利人和,找工作如同談戀愛,要找到對的人,也得先在對的平台謀合。台灣轉職通常依賴本地化的資源和網絡,如通過內部推薦、參加實體或線上的招聘會,以及利用104人力銀行、1111人力銀行、Yes123平台來尋找新機會,也可多加專業社群台灣的PTT、Dcard或Facebook專業社群,可以獲取行業內的求職信息和建議。也可以通過轉職顧問,或獵人頭談到薪水較高和合適的職位,尤其是針對特定專業領域的職缺。

不過作者的經驗是,人脈在台灣也很重要!我在擔任記者時,每次換工作都是前同事或主管引薦,幾乎沒有投過履歷。但如果是要轉行,則該如上段提及,應積極參加產業聚會,認識相關產業的專家,見面三分情,可大幅增加轉職機率!

相比之下,從台灣轉職到國外的難度就高很多。以作者現在在美國工作為例,首先,以什麼簽證工作是最關鍵考量。美國的求職市場更加國際化且相當競爭,因此跨國申請、參加國際招聘會,以及通過跨國企業內部轉職等方法是相對比較容易的方式,但機會也不多。同時,參加國際化的技能培訓、獲取認證(如PMP、CFA等)可提高在美國求職的競爭力。在求職管道方面,美國的求職者主要使用LinkedIn和Indeed。

從台灣轉職到美國的方法:

  • 獲取美國工作簽證:(難度★★★★★)轉職到美國通常需要獲得工作簽證(如H-1B、L-1等)。在台灣就先找到願意提供簽證贊助的公司是轉職的關鍵。可參考:2024美國工作簽證懶人包,簽證費用、申請準備及流程
  • 跨國申請:(難度★★★★★)通過國際招聘網站或美國公司網站直接申請工作,這通常需要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和國際化的履歷,且已經在該領域有超過美國本地人的實力,或是願意以低於美國人的薪水受聘。參加國際招聘活動:一些大型跨國公司會在全球舉辦招聘活動。
  • 透過跨國企業內部轉職:(難度★★★)如果你在台灣的跨國企業工作,可以申請L-1簽證進行內部調動到美國。這是一種穩定且成本較低的方式,因為你已經在公司內部工作,並且公司通常會提供簽證申請的支持。這能讓你順利過渡到美國,並在熟悉的企業環境中繼續發展職業生涯。只不過這種方式只能讓你為同一間公司服務,一但與公司終止合約,此簽證就不再適用。
  • 出國留學後以學生簽工作(難度★★★★)另一個轉職到美國的方法是通過出國留學。在美國攻讀學位,除了可增加第二或第三專業技能外,還有校園招聘和實習機會,是進入美國職場的敲門磚。畢業後,可以申請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在美國合法工作一到三年的時間,這能大大增加你在美國找到長期工作的機會,並為後續的簽證申請鋪路。但此方式動輒耗費數百萬台幣,且要找到穩定工作也是一條艱辛的路,要仔細評估後再做決定。
  • 創業簽證、創業加速器(難度★★★★★★) 美國有專門針對創業者的簽證計劃,如E-2投資者簽證。美國的創業加速器如Y Combinator、Techstars等,專門針對國際創業者,提供資金、指導以及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可幫助你更快地適應美國商業環境,提供工作簽證。

若你是那種居安思危、希望能挑戰自我的人,轉行就是一個跳脫舒適圈,可能改變一生的轉捩點和機會。套用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的名言:「如果有人給你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你不知道自己能否勝任,應該先答應,然後再努力學習、完成任務。」不過他人的成功無法複製,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心之所向,而非僅因應產業需求,或是看他人轉行成功就趨之若鶩。你不用很厲害才開始,千萬別劃地自限,天下沒有白走的路,生命中的每個經歷,都是為未來的機會鋪路。

認識本文作者 : Vivienne Ke

18歲起擔任記者,曾深入採訪日本東京奧運、福島核災復興等議題,也曾於英國、美國留學。擔任國際記者多年後,轉行科技業行銷,之後攻讀行銷分析碩士,目前為美國資深行銷分析師,一心多用之於,持續關心國際新聞和科技時事,兼任電視台美國特派記者

作者介紹

執行編輯 : Vivienne Ke

核稿編輯 : Howie Jua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你可能也想看:

出國留學停看聽:你得評估的三件事、 費用盤點

2024美國工作簽證懶人包,簽證費用、申請準備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