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的日本求職路—來自頂尖人力顧問公司的第一線觀察

外國人在日本都做什麼工作?找什麼工作比較容易?新冠肺炎肆虐之下,是否有疫情歧視被優先資遣?來自日本Top 3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的Anita以親身經歷,為大家帶來第一線觀察。

外國人的日本求職路—來自頂尖人力顧問公司的第一線觀察

「出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畫地自限啦。」訪談過程中,Anita聊到在日本開心的事,歸功於不畫地自限才能看到的風景;難過的事,不畫地自限才能找到破口解決問題。

Anita Yang,大學讀的是英文系,對日本的認識跟大多數人一樣來自於J-POP、日劇、綜藝節目。怎麼也沒想到,後來會過上每天在東京辦公室跟日本人一起努力奮鬥,下班走遍大街小巷,找台灣好味道解思鄉病的充實日子。

身為日本Top 3頂尖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的員工,Anita自有一套外國人在日本職場生存的心法見解,今天這篇專訪便是想請她來分享日本求職、職場以及後疫情時代的趨勢。

學日語的契機:想用另一個語言看世界

「......竟然找不太到英文的過往文獻,反而找到了日文的......」大學時期Anita至泰國做交換學生,畢業論文題目自然也選擇做曼谷百貨研究。身為英文系學生,她先試著搜尋英文資料,但驚訝地發現大部分研究都是日文的,「其實好像不太意外,畢竟曼谷滿街都能看到日泰交流的痕跡,鐵路建設、工廠投資什麼的。」Anita笑著說。

為了寫論文,她用自己追日本偶像時自學的日文來解讀文獻,發現日本在亞洲許多國家都有深耕,歷史文化非常有趣,跟她以往靠英美建構的國際觀十分不同。

於是,她起了加強自己的日文能力的念頭,想從另一種語言的角度來看看世界。大學畢業後,Anita為自己安排一年空窗期,飛到東京就讀日本早稻田大學別科(註:日本學校附設的日語學習中心)。

「結果誤打誤撞申請上了研究所,最後留下來工作。」Anita兩手一攤,表示這真是個美麗的意外。

日本職場文化到人力資源顧問公司

研究所畢業後,Anita開始在幾間日本公司實習,她了解自己自由奔放的個性不適合一般傳統日本公司,如果是連面試都強制要求穿制式套裝的公司,進去工作一定會被各種框架綁住,不能做自己。

她不曾忘記,實習期間,公司的CCO鼓勵她:「外國人不是只能做Coding或者設計這些不用語言的工作,工作不只有技術,溝通能力也很重要。」考慮到自己喜歡與人接觸的個性和溝通能力,於是她把求職目標定位在日本新創公司、IT產業或外資企業為主。

Anita想,若業務內容與外國人有所接觸,考慮到各國文化不同,通常職場文化會較柔軟開放,適合她的個性,加上她研究所的研究題目是日本外國人移民政策,人力資源顧問公司似乎就是她的日本職涯最佳選擇。

於是,她畢業後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負責為人力資源公司籌備及營運面向管理台灣求職者的媒體網站。第一線收取及過濾海外中文人才的履歷;也跟專業獵頭與客戶公司洽談,了解想招募台灣人的日本公司需求和流程;當然更少不了她的專業領域,時時關注日本政府的最新、外國人政策規範。

「我做過很多,網站文章撰寫編輯、日商公司招聘合作案、線下訪談,網紅合作,什麼都做。」Anita這麼說。

現在Anita轉職到日本Top 3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與背景組成都十分多元的同事們共事,除了參與日本國內人力市場相關的企劃外,也發揮自己身為外國人的優勢,繼續嘗試開發外籍員工在日本職場適應的相關的產品。

外國人的日本職場求職觀察

問及外國人在日本求職的觀察,Anita毫不猶豫的回答,「通常想到來日本工作,外國人第一個想法應該是:我要運用我的外語能力吧。」

根據她的觀察,的確,不論台灣人或其他任何非日語國家的外國人,通常來日本的第一站都想找到接觸外國市場、讓母語派上用場的工作。

剛好日本近年來也有以觀光立國的傾向,大量相關產業有外語人才缺口,例如:旅館、餐廳、日本鐵道公司、觀光景點的紀念品店員等等,甚至也有負責地方創生的政府機構為了吸引外來遊客,需要招聘中文人才來做行銷工作。

只是這類工作或多或少需要一定的日語能力,想要完全依賴中英文仍有些困難(畢竟旅館來了一個日本客人你還是要接待的)。

至於有沒有比較不需要日語的工作?自然是有。IT科技產業、專門技術職、金融、外語獵頭和顧問公司通常接受沒有日語能力的高度專業外國人才,看技術而不看語言能力。

「既然都來日本了,日語還是學一下比較好,若非頂尖技術純熟或是高級商務人士,日語越好,你能選擇的路就越寬。」講到這裡,Anita苦口婆心地建議。

她有一些非專業技能領域的歐美朋友,平時職場工作大多使用外文(非日文),下班後因為疲勞或缺乏動力,並未持續精進其他技能和日文。雖然也順風順水地在日本生存了下來,但待了十幾年還是只會說一些招呼用語。談到下一個職涯機會?似乎總在那幾家耳熟能詳的公司,或想像得到的「講英文的職缺」打轉,路越走越窄。

在日本生活不一定需要日文,但多會一種語言,武器就多一種,看世界的角度也更寬

外國人日本求職管道推薦

以現實面來看,外國人想找日本工作最大的障礙來自於人不在日本國內。

目前普遍日本公司對海外招聘和聘用外國人仍然不熟悉,而海外的求職者也對日本企業的求職文化較不了解。不在日本的外國求職者遇到得阻礙真的會比較多,不過也不用灰心,還是有方法能彌補這方面的短版。

最常見的便是參加日本公司在海外統一舉辦的招募會(Recruiting Event),有鑑於日本外來人才需求增加,近年來有部分公司選擇畢業季來台灣開說明會,其中不乏大公司,甚至有的主打當天面試,當天錄取。但這種招募會的缺點在於傾向聘用應屆畢業生,已經有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士可能不適用。

「這不是業配,所以我就不介紹自家公司了。」Anita撫掌大笑。如果是已經有經驗的職場人士或者專業人才,其實可以考慮直接連絡日商仲介,台灣有許多日本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的海外分社,雖然他們的業務主要是幫台灣的日企介紹人才,但其實內部也時常會互通有無彼此的人才庫,去和仲介們聊聊當搜集資訊,搞不好意外也能牽上一條不錯的線。

「日本人用不用LinkedIn呢?」我問Anita。
「這就是我下一個部分要提的。」Anita說。

不少外資或是比較新式、國際化公司HR、雙語獵頭都在LinkedIn上活躍著,當然有許多其他已經在日本公司工作的外國人也都是LinkedIn的高度使用者,「既然我們人在海外,又有雙語能力,運用網路和理想公司的內部人員進行交流,取得面試入場券也是不錯的選擇。」

只是日本人就算接受好友邀請,也不一定會開啟任何對話,自己主動一點自我介紹比較好。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流利用英語溝通,也別忘了適當的禮貌,免得還沒建立好關係,先打壞了第一印象。

疫情歧視?因為你是外國人,所以優先被裁員

「最近聽好多人說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日本公司裁員大量外國人,狀況慘烈,我覺得這是不太精準的說法。」Anita表示,這種說法聽起來隱約有某種惡意的暗示,但其實背後是有一套邏輯的。

許多外國人在日本從事的是觀光業,但疫情導致觀光客無法來日本,公司無法負擔薪水,自然先從目前公司運營上用不到的職員開刀,第一步就是前線人員,例如:觀光客常到的商店店員、旅館櫃檯人員,而這些前線人員許多時候都是有外語能力的外國人。

同理,像是面向外國觀光客或是海外市場行銷跟廣告的工作,疫情爆發時不少公司凍結人事預算減少宣傳費用。舉例來說,Anita身邊有朋友在專做中文市場的廣告公司上班,因為疫情使海外遊客無法到日本消費,投放廣告的效益不再存在,有些大客戶也因為海外疫情情勢不明,取消案件,公司負荷不了員工薪資,自然就連帶失業了。

外國人在疫情下就業情況慘烈,主要是被工作和產業類型影響,倒不能一以概之的說是歧視。

後疫情時代,日本職場的觀察與反思

隨著疫苗開發成功的消息傳出,市場復甦似乎指日可待。疫情結束後的日本職場,跟過去有什麼不同,外國人又該怎麼重新投入日本職場?

「最直接的就是開始有遠距工作吧。」根據Anita的了解,部分公司已經開始研議外國人不來日本,直接遠距在海外為日本公司上班的可能性,只要工作品質維持一定水準,遠距工作能替公司省下不菲人事行政費用,解決了稅務和薪資發放等形式上的問題後,便能考慮施行。

再者,日本政府在工作型態改革政策(働き方改革)中不斷宣導放寬副業一事,近年來雖然大力推動,但仍然比較侷限在IT或新型態公司。疫情期間部分公司無奈減薪或放無薪假,反而加速了勞動改革的進程,鼓勵員工工作以外的時間找第二份兼職(日本部分傳統公司過去嚴禁下班後兼職)。這樣的改變也促使許多外包工作的產生,外國人或可以接案的方式投入日本職場。

「疫情後的日本職場可能會變的比較兩極化」對於疫情後想來日本工作的外國人,Anita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目前的日本人才市場,從疫情前職缺多,求職者少的人才短缺情況大幅度轉變,大量職缺凍結,不少大公司連應屆畢業生招聘都暫停,許多日本人才從職場釋出,形成僧多粥少的狀況。

可預期的狀況是,失業的日本人將陸續重新投入市場找工作,外國人想來日本工作大概就只能在高度專業或者付出勞力兩者之間取其一,想要走中間路線,那就得看你有沒有等同於日本人的職場工作能力(語言溝通等),能不能競爭上贏日本人了。

都有脫離舒適圈出國的決心了,就努力展翅飛吧。

出國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要畫地自限

「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台灣人,起手式都是:『因為我是台灣人,所以我只能......』」訪談的最後,我問Anita有沒有什麼話想跟讀者們說,她毫不猶豫,老話一句,不要畫地自限。

她覺得海外求職沒有對的工作,只有你想要和你喜歡的工作。日本企業有一項Anita很喜歡的特質,公司很常問員工想做什麼,而不單單只是員工會做什麼,只要清楚表達自己的熱情意願,企業都很樂意提供資源跟機會給你,剩下就看自己有沒有好好把握。

「保持開放的心態來面對每項新事物,都有脫離舒適圈來到異國的決心了,要更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們能做得比自己想像中的更多更好。」

Photo Credit:作者提供

認識本文作者:I Cheng Huang

土生土長的台灣孩子,期許自己實事求是,但總是天馬行空。本業是在數據堆裡打滾的行銷人,夢想成為作家。目前旅居紐約,每天在大蘋果中書寫世界的故事

執行編輯:Joyce Weng
核稿編輯:Sophia Che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