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你想像的設計腦—BXG,用超乎想像的產品連結台日關係

東京新宿一條不起眼的巷弄裡藏著來自台灣的巨大能量。不到五十平米的辦公室裡,用簡單又明亮的淺色木架展示著各種美麗的加工印刷品。這是2019年成立的EP印刷,業務內容主要是邀請日本的客戶利用台灣的印刷技術,做出更驚豔的產品。經營旅店起家的CEO為何投入印刷設計產業?這看似跳tone的旅程,得從2011年開始說起。

超出你想像的設計腦—BXG,用超乎想像的產品連結台日關係

「我們是什麼公司?其實很難定義,因為一開始作旅店,做設計,現在也做印刷。」BXG 的旗下選選研設計總監林唯哲如是說。「Beyond Experience Group(BXG)就是,想做出一個超出你想像的東西。」

東京新宿一條不起眼的巷弄裡,其實藏著一股來自台灣的巨大能量。這個不到五十平米的辦公室裡,用簡單又明亮的淺色木架展示著各種美麗的加工印刷品。這是2019年成立EP印刷,也是BXG, Beyond Experience Group公司的總部所在。

EP是 BXG 最新的品牌,主要由 CEO 李章聖和印刷執行指導Anna負責營運,業務內容主要是邀請日本的客戶利用台灣的印刷技術,做出更驚豔的產品。BXG 旗下的其他品牌還有由林唯哲總監負責的選選研設計,和去年2020年剛結束營業的NIBUNNO 旅店。而這背後看似跳 tone 的旅程,得從2011年開始說起。

場景拉回到十年前的夏天,BXG的CEO李章聖和旅日設計師林唯哲,雙雙來到東京的語言學校求學。兩人有著截然不同性格與背景,也帶著完全不同的目的來到日本,卻才發現他們碰巧都是高雄人,在台灣竟曾就讀同一間中學,是只差一屆的學長學弟。

林唯哲在台灣原本就是設計背景,一來到日本的目標就很明確,打算在語言學校畢業之後,進入被稱譽為日本藝術家搖籃的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也成為了歷史上第二位從該校大學院設計系畢業的台灣人。

畢業之後,又進入了日本歷史悠久的設計集團GK Design,負責如Yamaha的重型機車產品策劃、外觀設計等。GK Design的作品從每個餐桌上一眼就能辨認的龜甲萬醬油瓶,到日本交通上最重要的電車車廂設計都有,是日本非常著名的設計公司。李章聖卻不同,原本就只是大學剛畢業來日本學語言,之後進入日本的貿易公司,隨後又在早稻田大學讀了 MBA。

在李章聖畢業之際,剛好林唯哲也在思考離職,兩人一拍即合,在2016年成立BXG,開始了設計公司的漫漫長路。

NIBUNNO時代:推廣台灣創意,做日本做不到的事情

問起為什麼商業背景的李章聖,會答應投入設計產業,李章聖笑著說,一開始就是想支持林唯哲,也單純想要把台灣的好東西帶出來,就只是剛好在這個領域而已。

圖片來源:WORKLIFE IN JAPAN

「我其實是一個很沒有sense的人。做了之後一邊做一邊學,雖然我還是沒有美感,但是對於印刷製成這些東西我還是可以理解,所以還是可以做好商業的部分。」李章聖自嘲地說到,旁邊兩位設計師出身的林唯哲和Anna頻頻點頭。「都常常被我們罵!」EP的印刷總監Anna補充說道。

BXG在初成立的時候,是以 NIBUNNO(二分の)為名,從坐落在東京繁華區麻布十番的一家旅店起家。由於一開始找到這個物件時,業主就已決定要在2020奧運之後,將這棟建築拆除重蓋,因此BXG便把這個想法帶入到旅店的名字裡,若把原本的倉庫當作1、拆毀後的狀態是0,那麼當時旅店的狀態就是「二分之一」。

從物件的策劃到裝潢,大多是林唯哲、李章聖、Anna和李章聖的太太四人親手DIY完成,自己動手拆鐵架,動手做室內裝修。一開始的時候也幾乎沒有週末,全年無休,連清潔都自己來。中間也曾有些衝突,身為老闆的李章聖都冷靜處理,因而強化了三人此後的合作關係。

而這個旅店的概念除了實行「可以住的藝廊」以外,也致力於推廣台灣的創意與設計給日本。旅店內有著不少台味十足的元素,比如說台客代表的藍白拖。同時也舉辦了許多台灣 freelancer(獨立工作者)和設計的相關展覽,更協助那些設計師販賣作品。

台灣的設計雖然時常被國人酸為「中華民國美學」,但正因為缺乏所謂「美」的教育,在眾多設計上都可以更跳脫傳統的框架,也讓其他國家設計領域的人們看到台灣的獨特性與優勢。

例如,不像日本的CD盒都是一樣的固定大小,台灣的CD盒則沒有一定的規範,設計師便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為了展現台灣獨特的CD包裝設計,NIBUNNO當時便展出了聶永真、方序中、廖小子等等金曲獎最佳裝幀設計得獎的作品,甚至邀請設計師到場演講。

又例如台灣的環保意識強烈,可回收的服裝設計也是獨樹一格,NIBUNNO也邀請許多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連續兩個月練習走台步,辦了一場有趣的環保時裝秀。後續甚至辦了台灣的印刷教育展,展現台灣特有的印刷加工技術給日本設計師看。

「其實做這些本來都不是計畫好,但我們做設計的,常常接觸印刷工廠,本來就喜歡印刷設計這個產業。」林唯哲說道,「我們覺得台灣的印刷很強,台灣的唱片很強,台灣的公益心、善心,結合設計,都很有力道。台灣的書籍設計,台灣的活版印刷,台灣的環保意識很高,產生出來的許多設計都很精采。這都是日本做不到的地方。」李章聖補充道。

圖片來源:WORKLIFE IN JAPAN

從旅店到印刷—EP 的誕生

四年的NIBUNNO旅店結束之後,三人在思考下一步的同時,EP的概念就浮現了。BXG從原本推廣台灣設計,變成推廣台灣的印刷,提升這門特殊的傳統產業。設計背景出身的林唯哲和Anna,都有感於印刷工廠的危機—不管是數位化,還是越來越多削價競爭帶來的惡性循環,都讓許多工廠越來越難存活,也面臨技術無法再傳到下一代的困境。

剛好當時在執行日本書籍的設計,三人發現把台灣的印刷技術引介給日本,竟然在商業面是成立的。從協助台灣產業的意念和商業面的可行性出發,他們便開始將一些印刷品交給台灣的工廠製作。

當時他們就決定從台灣很普遍的「燙金」開始推廣。這是一個在台灣很常見,日本卻又很貴很稀缺的技術。台灣的燙金技術很好,只是有限於傳統工廠大多不太包裝或行銷自己的產品,因此國外對台灣的燙金技術也不甚熟悉。

開始了這個想法之後,三人便在NIBUNNO的其中一檔展覽,邀請了日本與台灣的設計師,以豬年為主題來設計賀年卡,也邀請到日本的著名設計師大黑大悟參與展出,實踐台日設計交流。BXG從中看到機會,便把台灣工廠老舊的顏色樣本大變身,與日本的設計師一起合作,推出了自己開發的燙金樣本。目前為止他們已經收集了86六種金箔,現在仍在收集。

已經正式成立的 EP—Extended printing,便是擔任印刷指導的角色,一方面協助日本設計師從設計的階段,就將印刷加工技術列入考慮之中,之後再建議哪些加工可以在日本製作、哪些在台灣製作會較有發揮的空間、甚至是先在台灣製作半成品再送至日本成型。

圖片來源:WORKLIFE IN JAPAN

印刷執行指導Anna表示,「日本和台灣產業大不同,也是讓他們看到機會的一個契機。」

在日本,設計師設計出來作品之後,便會請印刷廠打樣調整顏色,印刷廠就會有業務負責溝通雙方的期待,非常有制度。在台灣,由於沒有這種制度,設計師跑工廠也是家常便飯,因此台灣的設計師通常對印刷的製程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比較知道哪些印刷設定會有其物理上的侷限性。

「常常我們也要教育日本客人,因為他們其實也沒有概念到底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只能說,日本的服務很好!」Anna下了結論,但也就是因為台灣的產業完整度不足,造就了非常多的彈性空間,也訓練出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得通的台灣設計師。

日本的印刷廠較制式及專精,會經過多次的測試及確認,完全不會產生問題後才會開始提供服務,這是日本的優勢也是劣勢,也是因為這樣,每間工廠只做他們有把握的事,需要做到繁複技法的印刷品時,經手的工廠多,成本也就會飆得漫天高。

同時EP也需要做好品質管控,在台灣的實驗精神與日本的完美主義之間建立一個標準,做出讓客人滿意的產品,同時也帶動台灣的產業升級。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新宿這裡做一個showroom,如果只是帶著傳單去談生意,那樣很難說服。所以就讓設計師來這邊看我們做過的實例,很多印刷技法是日本設計師因為預算等限制,連考慮都不考慮,但是在我們這裡是有機會實現的。在 EP,相同預算下設計師可以有更廣的思路與選擇。」李章聖說道。

設計與商業,衝突還是合作?

三人合作了這麼久,會不會曾經因為設計和商業的不可相容性而起衝突?

「一開始衝突很嚴重,因為我一直以來在MBA念的東西就是認為,所有東西都是可以量化的。」李章聖想了想,回答道。「但關於設計美感這種東西,是沒辦法量化的。後來就只能相信林唯哲和Anna,試著用他們的標準來量化。」

林唯哲也認為,找到最佳的溝通方式並且互相理解,似乎是設計與商業產生衝突時的最佳解方。

「我在設計師裡面,已經算是很愛省成本的設計師了。」林唯哲說,「我們自己也會把成本控制下來,因為怎麼設計一個東西的成本也是設計的一部份。」

身為CEO的李章聖,儘管是設計的外行人,在經營公司與性格上,卻讓設計師很欽佩。無論是遇到廠商出包,必須賠錢還是得把產品交到客戶手上這種突如其來的棘手事件;或是在NIBUNNO時期還看不到盡頭,甚至看似沒有商業效應的時候,李章聖卻堅守著要做有價值的事情,不卑不亢地扛起身為老闆的責任,不僅在設計的事業上全權信任設計師的專業,也在商業處理上保持冷靜理性。廣納意見的態度與經營上的智慧,讓他贏得了團隊夥伴的尊敬。

某一次跟日本大公司的合作案,雖然也找了台灣的大廠商合作,但還是出了狀況,原本要的五張紙做成五個成品,五張紙與五個加工全部都出錯。當時林唯哲身為負責人立刻跳出來指責工廠業務,認為公司根本無法承擔那樣幾百萬的失誤,而且公司已經千交代萬交代哪些地方絕對不能出錯,卻都還是照著錯的方向走。出事情的當下,李章聖身為老闆,便冷靜快速地指導。

「那不是我們公司的人,說了也不會有效果,而且事情總有解決辦法的。」李章聖如此回應。

「他很有智慧。我知道我們的技術有機會被取代,但智慧跟思維是不會被取代的。」林唯哲這麼評價老闆,「我跟他從小到大的教育方式是很不一樣的。他的教育環境對人是有容錯率的,即便錯了,你不會斥責或嚴厲地對小孩,但小孩還是會敬畏長輩。或許是這樣的教育背景,才養成他的這種特質。」

在成立EP的時候,林唯哲和Anna最擔心的就是日本的市場。大部分的人或許也認為,日本本身的製造業已經是世界第一,為什麼需要用到台灣的技術?李章聖卻認為,問題的本質在台灣的印刷品質若也無法做到日本的標準,多接了客戶反而會是一種壓力。

林唯哲或Anna對於設計的堅持,讓或許外行的李章聖不知道該怎麼做時,會請對方先明訂一些商業上的品質或成本目標,他再照著目標去執行就好,這樣一來就不會踩到彼此的線。對此,設計師們雙雙認為,有另一個人看事情的角度,其實是很有價值的。

「至少在團隊裡面,當負責人有很明確的方向的時候,大家會比較有信心。」林唯哲這麼說。

圖片來源:WORKLIFE IN JAPAN

BXG的設計腦,什麼都可以做

在未來,BXG不管在EP印刷或是其他事業的發展,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用設計思考去做出一個超出你想像的東西。以EP印刷來說,未來他們希望可以找到一群認同EP理念價值的台灣工廠,一起把台灣的印刷標準提升起來,並目標海外市場,這樣就可以脫離台灣削價競爭的死胡同。畢竟數位化已經是趨勢,會做出實體成品的印刷品,必須要很有價值,工廠也還是需要把品質做到讓客戶有足夠的信心。

同時在日本,未來甚至也有可能讓台灣的設計師用日本的工廠來印自己的產品。在日本的印刷廠商也不會把EP視為敵人,業界裡面反而認為產業活絡了,自己自然有客人,因此EP也將更努力地在印刷界搭建起台日橋梁。

在印刷以外,BXG也還會持續地以有品質、有創意的角度去切入,無論未來做什麼樣的呈現,或許是食物、設計、或許是教育等等,他們會繼續跳脫框架,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我們是設計腦,所以什麼都可以做,可能明年開始做水餃也說不定!」林唯哲笑著說。

認識 WORKLIFE IN JAPAN 日本職活

我們是一群在日本生活的國際工作者。我們帶你深入日本社會、提供你這世界上的另一種思維。
我們的內容著重於日本職涯發展、商業文化、市場趨勢、企業管理。如果你想追求國際 (日本) 職涯、或是在職場上與日本 (企業/市場) 有接觸,這個網站能分享一些建議跟分析。或者是你在事業上需要新思維時,希望這裡的文章也能提供你一些刺激。
日本在許多產業仍是世界的領導者,如果想要發展海外職涯,日本是大家不能錯過的選項之一。

本文原收錄於 Worklife in Japan 日本職涯共享平台,經取得 WIJ 同意後轉載。
https://www.worklifeinjapan.net/2021/07/beyond-experience-group-bxg-interview.html

執行編輯:Caillou Huang
核稿編輯:I Cheng Hua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