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懷 疫情下的動物們都怎麼了?日本神戶動物王國的跨境群眾募資計劃 日本在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中,「不要不急」(中譯:不必要不緊急)的外出自肅的政策下出現了消費力衰減、訪日觀光市場消失,以及 2020 東京奧運延期等問題,造成各種產業的經營者面臨經營困難。七月底在日本政府雖然在各地陸續展開了「GO TO TRAVEL」的活動,希望促進國內的旅遊經濟,但訪日觀光市場的復甦仍遙遙無期。
全球關懷 教育體制的逃兵? 17歲姜羽庭一手推動「東南亞移動圖書館」 最初帶著「閱讀是人權」的理念,冀望消除臺灣對外籍移工的偏見與歧視,爾後在這群在臺東就讀均一實驗高中,透過行動、合作的深耕在好多個被大眾遺忘的角落。
全球關懷 「做伙牽手,做朋友」每個臺灣人的雙手都是良善的力量 - Hand In Hand Taiwan Hand In Hand Taiwan 是兩位女大生,李沁和郭孔勳推廣臺灣國民外交的計畫,透過紀錄一雙雙臺灣人充滿溫度與故事的雙手,將良善的力量推送到全世界!
全球關懷 睽違兩年,疫情下的返鄉路:爸媽,我回來啦! 新冠肺炎肆虐超過一年半,造成許多海外遊子有家歸不得的困境。被疫情困在紐約兩年,無法回台的作者夫妻檔,總算有機會回家探親啦!為了確保自身與周遭親友的健康,也為了不成為潛在的社會風險負擔,疫情之下的移動得要小心再小心,那麼,該怎麼做?
國際求職 從食堂吃到飽到看見剩菜會歡呼,美國軟體工程師的疫情前後日常對照 疫情已經持續籠罩快兩年了,各行各業都受到或大或小的衝擊。作者所在的軟體業,從產能來講,相較於其他產業受影響程度較小,因為員工們多半是抱著電腦工作,只要有筆電、有網路,基本上到處都可以工作。也因此,往好處想,在疫情期間還能工作而不影響溫飽的收入,但往壞處想,在疫情期間還是要正常的工作,因為我們沒有藉口不好好工作。以前申請work remotely是為求個方便或是換個環境換個心情,而當work remotely成為日常,還笑得出來嗎?
議題 大一921、大四SARS,沒有開學也沒有畢業典禮的40歲這一代 「生於SARS,畢業於COVID-19,我們是最慘的一屆」這段時間總是有意無意讀到這個標題,台灣今年高中應屆畢業生的相關報導,說是出生時遇到SARS,終於熬到了高中畢業的新里程碑時,又因為新冠肺炎取消了畢業典禮和旅行。第一次看到時,嘴角牽動了一下,但心裡卻像被重噸郵輪直直撞上。
國際求職 當疫情趨緩之後—紐約上班族生活的新常態 疫情趨緩之後,紐約上班族陸續接到即將結束居家辦公,回辦公室上班的通知。但是經過一整年的居家辦公,許多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都已經有所改變,不論公司方或者勞工方似乎都沒辦法再確確實實回到從前。今天,在紐約工作的筆者,希望用自身及朋友的經歷,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紐約上班族的後疫情生活。
議題 現在才是台灣拔劍而戰時,旅美媽媽的疫情生活八大生存法 每天緊追防疫記者會的生活,讓你食不下嚥嗎?還是公司的WFH政策不明,使你無所適從?面對孩子「停課不停學」,學校和工作兩者步調不同,你一下慌了手腳,不知道該怎麼妥善安排新生活?恐慌、無力、憤怒都跟著每天的確診人數上上下下,你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而去年一年其他國家又是如何跌跌撞撞走到今天?作者整理出來八大方向,或許你要的答案在裡面。
議題 紐約J&J嬌生疫苗接種經驗分享:流程、注意事項、副作用全紀錄 終於輪到身在紐約的作者夫妻檔打新冠肺炎疫苗了!然而作者先生有嚴重的過敏病史,究竟該打哪家的疫苗比較安全?接種後的副作用又是什麼?作者希望透過這篇全紀錄讓我們一窺打疫苗的過程和注意事項,了解背後故事後,就不再緊張。
議題 一打二自家隔離餓肚窘境 疫情考驗的是人性還是免疫力? 國內航空病例連環爆,讓新冠肺炎在台灣又亮起紅燈;本來已經漸漸鬆懈的台灣民眾因為恐懼開始的獵巫行為,第一波延燒到就是首當其衝的機組員與家人們,連帶著海歸家庭在隔離期間,甚至碰上了自宅管理員聲稱怕被感染而拒絕送餐,也禁止外送平台上樓的窘境。你怎麼看疫情帶給人性的考驗是什麼?
全球關懷 美掀亞裔仇恨犯罪風潮 「比病毒可怕的是仇恨」 「如果被攻擊的是家中長輩,你才願意挺身而出嗎?」後疫情時代美國接連發生駭人聽聞的隨機攻擊亞裔長者事件,被害人從輕重傷到致死,眼前的事實在在挑動著在美華人的神經;長期以來被歧視、被針對甚至現在成為惡意下手標靶的蓄膿毒瘤,除了抗議和口水之外,還有翻轉的可能嗎?我們到底還要旁觀多久?
全球關懷 黑人歷史月,蓄奴制度的漏洞—定罪租賃制度 每年2月是美國的黑人歷史月,政府和民間團體往往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但各種紀念活動中卻鮮少提及定罪租賃(Convict Leasing)這段歷史,這被稱為美國新奴隸制度,又或者是奴隸制度的殘餘的制度。今天想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其中的故事。
全球關懷 針對亞裔的暴力頻傳——種族歧視真的不甘我的事? 近期美國亞特蘭大的槍擊案件,激起亞裔族群的自疫情爆發以來的憤慨與不滿,紛紛在推特與臉書串聯#StopAsianHate,組織行動倡議與街頭遊行,以抗議不平等的種族歧視。而作為亞裔的一環,台裔該如何看待這場社會運動?又除了停止對亞裔的仇恨外,該如何剖析背後鑲嵌於種族、性別間的不平等關係?
國際求職 找到心中WHY的交集:新的一年,成為你也想一起工作的人 常聽到開玩笑說:如果你想害一個人,就勸他去創業。年僅20多歲的作者Vivi因緣際會開啟了一場以月經為主題的仗,本業為公衛學生的她,在身分上又多了一個創業主的頭銜,帶著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進入戰場。初嘗創業的爽與不爽,她耗盡心力時間,想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全球關懷 在美國不想遇到歧視? 亞裔不能再當乖乖牌 2020年美國大選伴隨著美國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從來也沒被真正解決過的種族議題又翻起一卷波瀾。積疾已久的傷口一觸即發,好像什麼情緒都能藉題發揮,好像什麼情緒都能被原諒?但是在這一次的風起雲湧裡,亞裔的角色在哪裡?近日裡美國又發生幾起亞裔長者在公共場合被隨機攻擊的事件,若你也是亞裔或是在乎亞裔,怎麼為自己挺身而出?
國際求職 回家還是出走? 遊子與海歸的2020 盤點2020你怎麼定義自己?因為一場疫情–全球人民和無形的敵人還在苦戰中,卻間接引發了最大海歸潮;讓散落地球各角落的台灣人才或短暫停留或舉家遷移回到台灣。面臨突如其來的人生規劃改變,你也是其中一份子?抑或還在觀望?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家鄉,不論是重返職場或是生活型態改變的衝擊,你怎麼應對?
新冠肺炎 恐懼不會讓你免疫! 我剛打了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劑(下) 你打疫苗了嗎?擁有醫療背景,同時又是第一批新冠肺炎疫苗施打者的作者,面對外界對於疫苗的猜測和恐懼,她以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她專業的觀點以及安全性分析。或許能幫助你做出施打與否的決定?
全球關懷 恐懼不會讓你免疫! 我剛打了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劑(上) 你打疫苗了嗎?擁有醫療背景,同時又是第一批新冠肺炎疫苗施打者的作者,面對外界對於疫苗的猜測和恐懼,她以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她專業的觀點以及安全性分析。或許能幫助你做出施打與否的決定?
議題 中疫?第22天喉痛發燒 「不!我不是境外移入那個案啦!」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對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是否要返臺絕對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從考慮搭機的染疫風險,到十四天的強制隔離讓返臺的成本提升不少。思鄉心切,作者獲得老闆法外開恩–兩個月的 Work From Taiwan到手,啟程返航!不過,2020年始終像打開出奇蛋一樣,許多意外在隔離觀察期內發生。
全球關懷 不是敢死隊! 「我志願打了新冠病毒疫苗」(下篇) 看了好多新聞也讀了好多文章,我越看越害怕!新冠肺炎疫苗到底能不能打?如果決定要打,是不是要等到疫苗成熟了再來考慮呢?那甚麼時候才算得上成熟?讓有醫療背景同時也是第一批自願施打者的作者,聽聽看她的想法,或許能幫助你的思考。
全球關懷 不是敢死隊! 「我志願打了新冠病毒疫苗」(上篇) 新冠肺炎Covid-19來得又急又猛?面對未知的敵人,好像有人突然按下了「暫停鍵」,全世界都停了下來也亂了手腳。「到底何時才是個頭?」「至少要等疫苗出來吧!」疫苗出來了,而有醫療背景的作者也成了第一批的自願施打者,聽聽看她怎麼看待這件事。
全球關懷 新冠肺炎Covid-19觀察-染疫後的日子(下篇) 繼上篇,擁有醫療背景的旅美夫妻檔最後順利自新冠肺炎Covid-19脫身。痊癒一個月後,作者想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觀察與經驗談,希望大家能從他們的親身經歷中學習,在疫情時代底下健健康康。
全球關懷 新冠肺炎Covid-19觀察-染疫後的日子(上篇) 擁有醫療背景近二十年,目前居住美國的作者夫妻檔在2020年中確定染上新冠肺炎Covid-19。儘管這惡名昭彰疾病讓他們焦慮,他們仍詳細的紀錄了發病後的所有症狀以及療養過程,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經驗,讓身處世界各地的人在疫情之中能有一些方向。
全球關懷 林薇:寫在致譚德塞博士的公開信之後「我還是我,會繼續為對的事情勇敢奮力」 公開信引發迴響的起初,許多關注與聲音在一夕之間排山倒海而來。這是我始料未及,也沒有足夠時間做好心理準備,就踏上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