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趨勢觀點

提供出海和回台灣雙向的職涯留學和文化的資訊,同時也增加了診療室的議題,拯救受傷迷惘的靈魂
可不可以只是剛好喜歡行銷  旅日採購李育青靠閱讀轉行
跨文化

可不可以只是剛好喜歡行銷 旅日採購李育青靠閱讀轉行

2021年一月徵稿主題「那些你關注的人都在看書,2021起床後必讀清單」首發:旅日採購到台灣品牌經理–李育青的不藏私書單。Media Lab歡迎您搖起筆桿、敲起鍵盤和讀者分享你的口袋閱讀名單,加入我們專欄作者的行列。 「你要把興趣當工作還是工作跟興趣分開?」當時大學日文系剛畢業的作者很難回答。自稱是文學、歷史、哲學都愛的考試機器,她自認興趣是讀書;那麼去出版社當編輯或當翻譯?還是只是因為唸過音樂班,又彈了十幾年的古典鋼琴,所以去彈鋼琴? 甚至也想過當個樂評?最後她一腳踏進了行銷界,到底是受了什麼書的影響?讓作者從文藝美少女搖身成為接地氣的品牌經理。
9 min read
寫在「成人之美」遊行之後—我在紐約為同婚合法化的「台灣」喝采
議題

寫在「成人之美」遊行之後—我在紐約為同婚合法化的「台灣」喝采

「你來自哪裡?」「我來自台灣…」可能不少留學生和作者一樣,當每次學期初都要在課堂輪流自我介紹時,都覺得很頭痛。一來是以前不習慣這樣的課堂進行方式,每個人都必須說說自己是誰,自己偏好的性別代稱為何(he/she/they),說說自己為什麼會來修這門課,以及自己的研究興趣是什麼;二來是別人一聽到自己濃重的口音,就會很好奇你來自哪裡,而你又要怎麼介紹自己的家鄉?
8 min read
抱歉太漂亮! 蔓綾從台灣演藝圈到美國創業家
人物

抱歉太漂亮! 蔓綾從台灣演藝圈到美國創業家

「本來以為舞台上的生活就會是全部了吧?很多人對我好,當然也有人不喜歡我…。」一趟尋求心靈庇護的尋親之旅,讓光鮮亮麗的蔓綾從台灣飛到美國,沒想到卻意外開啟她的創業之路。沒有女生不愛漂亮,但是這個漂亮該如何定義?蔓綾要告訴你,華服和濃妝?鎂光燈或新聞報導?都在她開始接納自己之後,有了不一樣的定義。
10 min read
中疫?第22天喉痛發燒 「不!我不是境外移入那個案啦!」
議題

中疫?第22天喉痛發燒 「不!我不是境外移入那個案啦!」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對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是否要返臺絕對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從考慮搭機的染疫風險,到十四天的強制隔離讓返臺的成本提升不少。思鄉心切,作者獲得老闆法外開恩–兩個月的 Work From Taiwan到手,啟程返航!不過,2020年始終像打開出奇蛋一樣,許多意外在隔離觀察期內發生。
11 min read
月經,那個在多事之2020中  也躍上風口浪尖的關鍵字
跨文化

月經,那個在多事之2020中 也躍上風口浪尖的關鍵字

「月經」,那個不曾因疫情而停止每月拜訪的生理現象、那個至今仍被一部分人視為污穢事物,甚至讓貧窮女性陷入弱勢惡性循環,卻其實始終無辜的正常生理現象。他是今年彩通新定義色彩的精髓,是國際女童日的重要呼籲,更是頻頻登上熱搜排行榜的關鍵字。這些你或妳可能從來沒想過的小事,作者用歷史、用數字、用調查、甚至堵上事業來讓你知道,月經是大事。
12 min read
心慌慌的留學生涯—Covid19讓我學習如何與孤獨為伍
議題

心慌慌的留學生涯—Covid19讓我學習如何與孤獨為伍

學校改視訊上課、同學要不回國要不也不敢出門,本來以為撿到的疫情大假,原來是比孤單更孤單的故事:作者提供三個方法,讓你孤獨的海外求學生活不被疫情擊垮!作為單打獨鬥的在美留學生,面對嚴峻的疫情挑戰,以及長期封鎖的心理考驗,再加上因Covid-19帶來的種族歧視問題,多重困難的交互壓迫下,到底該如何維持自我的心理衛生?
10 min read
初衷?「我想讓台灣人才在國際舞台發光」──專訪 NEX Foundation 的創辦人 HW
人物

初衷?「我想讓台灣人才在國際舞台發光」──專訪 NEX Foundation 的創辦人 HW

曾經在台灣和日本上班,留美後順利進入 Amazon 工作,HW 是許多人眼中的勝利組。但是成長過程中的跌跌撞撞,曾迫使他念了 12 所學校,成績還爛到差點被二一,能夠逆轉人生,除了努力之外,貴人的幫助也是關鍵。「我想要把這份感謝化為力量回饋台灣社會」,這正是 NEX Foundation 成立的初衷。
6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