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 專欄作家

NEX 專欄作家

改變台灣的資安文化,從數位身分證開始 ── 一位資安從業人員的公開信
議題

改變台灣的資安文化,從數位身分證開始 ── 一位資安從業人員的公開信

你知道台灣正在推行的數位身分證嗎?在未來,數位身分證將數位化國人資料加密保存在晶片卡裡,雖無法在卡體上一目了然,但存放在晶片內就真的保證安全嗎?白帽駭客又怎麼看待?從事多年資安工作的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希望透過公開信傳達給相關單位什麼訊息?當資安議題在民間和政府之間發酵及討論的同時,回歸到資安技術層面該怎麼盡善盡美?面對敵方國家級駭客的威脅,作者自忖,或許我們沒有不團結的本錢。
10 min read
可不可以只是剛好喜歡行銷  旅日採購李育青靠閱讀轉行
跨文化

可不可以只是剛好喜歡行銷 旅日採購李育青靠閱讀轉行

2021年一月徵稿主題「那些你關注的人都在看書,2021起床後必讀清單」首發:旅日採購到台灣品牌經理–李育青的不藏私書單。Media Lab歡迎您搖起筆桿、敲起鍵盤和讀者分享你的口袋閱讀名單,加入我們專欄作者的行列。 「你要把興趣當工作還是工作跟興趣分開?」當時大學日文系剛畢業的作者很難回答。自稱是文學、歷史、哲學都愛的考試機器,她自認興趣是讀書;那麼去出版社當編輯或當翻譯?還是只是因為唸過音樂班,又彈了十幾年的古典鋼琴,所以去彈鋼琴? 甚至也想過當個樂評?最後她一腳踏進了行銷界,到底是受了什麼書的影響?讓作者從文藝美少女搖身成為接地氣的品牌經理。
9 min read
回家還是出走? 遊子與海歸的2020
國際求職

回家還是出走? 遊子與海歸的2020

盤點2020你怎麼定義自己?因為一場疫情–全球人民和無形的敵人還在苦戰中,卻間接引發了最大海歸潮;讓散落地球各角落的台灣人才或短暫停留或舉家遷移回到台灣。面臨突如其來的人生規劃改變,你也是其中一份子?抑或還在觀望?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家鄉,不論是重返職場或是生活型態改變的衝擊,你怎麼應對?
10 min read
人生第一次被資遣  失去與獲得共存的2020
國際求職

人生第一次被資遣 失去與獲得共存的2020

回首2020你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字是什麼?不論是疫情攪局、美國大選,還是台灣內部的政治變動;對你的生活和工作有什麼影響?你的身心靈呢?有沒有因此學習了新技能或是放棄了過去多年來的堅持?習慣和思想上的改變?或許,即將進入尾聲的庚子年,讓你因禍得福脫胎換骨,還是陰錯陽差走上過去從沒想過的道路呢?
6 min read
寫在「成人之美」遊行之後—我在紐約為同婚合法化的「台灣」喝采
議題

寫在「成人之美」遊行之後—我在紐約為同婚合法化的「台灣」喝采

「你來自哪裡?」「我來自台灣…」可能不少留學生和作者一樣,當每次學期初都要在課堂輪流自我介紹時,都覺得很頭痛。一來是以前不習慣這樣的課堂進行方式,每個人都必須說說自己是誰,自己偏好的性別代稱為何(he/she/they),說說自己為什麼會來修這門課,以及自己的研究興趣是什麼;二來是別人一聽到自己濃重的口音,就會很好奇你來自哪裡,而你又要怎麼介紹自己的家鄉?
8 min read
抱歉太漂亮! 蔓綾從台灣演藝圈到美國創業家
人物

抱歉太漂亮! 蔓綾從台灣演藝圈到美國創業家

「本來以為舞台上的生活就會是全部了吧?很多人對我好,當然也有人不喜歡我…。」一趟尋求心靈庇護的尋親之旅,讓光鮮亮麗的蔓綾從台灣飛到美國,沒想到卻意外開啟她的創業之路。沒有女生不愛漂亮,但是這個漂亮該如何定義?蔓綾要告訴你,華服和濃妝?鎂光燈或新聞報導?都在她開始接納自己之後,有了不一樣的定義。
10 min read
中疫?第22天喉痛發燒 「不!我不是境外移入那個案啦!」
議題

中疫?第22天喉痛發燒 「不!我不是境外移入那個案啦!」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對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是否要返臺絕對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從考慮搭機的染疫風險,到十四天的強制隔離讓返臺的成本提升不少。思鄉心切,作者獲得老闆法外開恩–兩個月的 Work From Taiwan到手,啟程返航!不過,2020年始終像打開出奇蛋一樣,許多意外在隔離觀察期內發生。
11 min read
月經,那個在多事之2020中  也躍上風口浪尖的關鍵字
跨文化

月經,那個在多事之2020中 也躍上風口浪尖的關鍵字

「月經」,那個不曾因疫情而停止每月拜訪的生理現象、那個至今仍被一部分人視為污穢事物,甚至讓貧窮女性陷入弱勢惡性循環,卻其實始終無辜的正常生理現象。他是今年彩通新定義色彩的精髓,是國際女童日的重要呼籲,更是頻頻登上熱搜排行榜的關鍵字。這些你或妳可能從來沒想過的小事,作者用歷史、用數字、用調查、甚至堵上事業來讓你知道,月經是大事。
12 min read
當後疫情時代碰上大選年–美國移民政策甩尾上映中
移民

當後疫情時代碰上大選年–美國移民政策甩尾上映中

近來美國移民政策動盪讓很多人看不懂。然而,如果能夠了解現在執政團隊的背景以及理念,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法規和政策。 瞭解其背景之後就會明白, 為什麼會在個時間點(也就是大選前夕、疫情高峰)出現這樣的政策。還有政府在執行這些新政策時的著眼點,因此更能應對因政策而起的變化,看到未來可能發展走向,要面對這些挑戰。
11 min read
心慌慌的留學生涯—Covid19讓我學習如何與孤獨為伍
議題

心慌慌的留學生涯—Covid19讓我學習如何與孤獨為伍

學校改視訊上課、同學要不回國要不也不敢出門,本來以為撿到的疫情大假,原來是比孤單更孤單的故事:作者提供三個方法,讓你孤獨的海外求學生活不被疫情擊垮!作為單打獨鬥的在美留學生,面對嚴峻的疫情挑戰,以及長期封鎖的心理考驗,再加上因Covid-19帶來的種族歧視問題,多重困難的交互壓迫下,到底該如何維持自我的心理衛生?
10 min read